墙头乡辖8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组),总人口 4872人,1050户。全乡耕地面积 13900亩(其中水浇地 7000亩人农业条件得天独厚,目前,花生、瓜、菜主导产业的基本形成,是榆林市高效农业示范地。近几年来,墙头乡积极调整农业产政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提高农民的收入。
通过城乡一体化改革、建设农业高效示范园区、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农民增收明显。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12元。
一是减轻农区居民负担。遵循“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墙头乡积极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制度,实现农民零负担,在“零负担”的基础上,将700名低收入农村居民纳入低保,截止2006年底,累计发放低保金6万元。2005年实施了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共救助36人;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 8 5%。全面执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
策,累计为560名学生减免杂费和教科书费。
二是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近年来,种植业的结构调整为发展种瓜菜、棉花、花生为主的特色产业,扩大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引导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种养大户大补贴力度,对50台农机具进行了补贴,全力推进农业、养殖业、产业化发展。2007年新增农机具400台,尧峁村确定为榆林市农机示范村。在加大补贴的同时,为了解决
农民贷款难的问题,积极协调信用社代办支农贷款业务,共发放贷款50万元,缓解了发展农业资金短缺的矛盾。
三是积极落实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支农惠农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2004年一2006年对墙头计划下达支农惠农项目和下拨资金,能较好地按要求下达并组织实施。共完成退耕还林任务 2900亩,落实退耕还林工程各项补贴 183万元,已全部发到农民手中,减免和取消农业税,落实粮食直补资金3.3万元,且均己全部兑现。上级下拨财政扶贫资
金237万元,主要用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改善农区基础设施条件、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累计投资 3 70万元,目前,己解决了 165人和 1850头牲畜饮水困难问题;完成32个自然村农电网改造,均于当年完成改造任务;新建公路累计35公里。 门)社会事业资金的使用情况,全面执行农村牧区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启动,参合农
民达4O00人,参合率达85%。墙头乡现有农村特困户371户、828人,将农民特困户纳入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共有“五保”供养对象27户、28人,己全部纳入供养范围,采取分散供养。县上下拨救灾资金,已全部按要求发放到灾民手中。实施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共救助36人。从人均受益金额和受益覆盖面来看,墙头乡农民直接得到实惠较多的有二项:
一是退耕还林补贴,退耕户人均年增收280元,退耕面积较大的可增收350一450元。二是免收农业税,受益面达100%,人均年受益40元。三是享受农村义务教育“两兔一补”政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年人均受益278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益面达 100%。
各项支农惠农的项目资金都能按时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的增收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广大农民对党中央、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衷心拥护,尤其是对党委、政策的落实工作比较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