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干部队伍中动力不足不想干、担当不足不敢干、能力不足不会干等问题,麻镇便民服务中心多措并举,通过作风整顿、强化问责、创新选用等方式,打出“组合拳”狠抓整顿干部作风。
在作风整顿上动真格。一是实行日签到制度。驻村干部实行每日一签到,其他干部实行每日两签到,并严明集体学习制度(每周一、周五)和请销假制度。对不守制度和纪律的,按其情节相应给予扣除工资处罚和相应的纪律处分。今年,因出勤问题提醒谈话8人次。推行制度后,倒逼效果明显,出勤情况明显好转。二是实行周点评制度。将一周的工作任务落实到对口的干部身上,每周由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进行点评。这一制度不仅培养了干部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也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在8月初的半年考核中,各项工作相比去年有了新的提升。三是实行民情日志制度。下发了民情日志,要求每位驻村干部记好一本民情日志,在充分了解村情、户情的基础上,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意见建议,提出自己的合理解决方法。这一制度的实施,明确了干部的工作目标,增强了干部主动为民服务意识,有力的遏制了干部下村入户“蜻蜓点水”、作风不实的工作现象。
在效能建设上亮利剑。为了有效治理镇村干部不作为、懒政怠政等现象,麻镇便民服务中心根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亮出问责利剑,做到“三个必问”。一是工作不力者,必问责。2016年,我单位封山禁牧工作被市禁牧大队通报,我们立即启动了问责程序,3名禁牧员受到党内警告处分。二是为官不为者,必问责。对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和扶贫、党建工作不力的干部,结合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和述职述廉,综合运用通报、诫勉、党纪政纪轻处分等多种形式开展执纪问责,切实达到问责常态化、法治化。三是失职失责者,必问责。实行全面问责机制,有责必问、有问必严。今年,有干部因私盖公章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有干部因扶贫系统操作失误被诫勉谈话。全面问责机制的实施,唤醒了党员领导干部的担当意识,干部主动作为、认真作为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在干部选用上下功夫。全面贯彻“好干部”标准和“三项机制”要求,敢于打破常规用好人才。第一,在年轻人才的选拔上有突破。职位空缺时,优先充实年轻人才;选学送学时,优先推荐年轻人才。一年以来,麻镇便民服务中心共推荐2名科员担任副科级领导干部,推荐1名科员担任纪委副书记,让肯干事、会干事、讲奉献、有实绩的干部受表彰、得重用。第二,在后备人才培养上有突破。把后备干部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压担子、交任务、加责任,使其快速成长。去年以来,我单位选拔5名优秀干部担任内设站、办、所的负责人,让他们“唱起主角”、“挑起大梁”,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为实现追赶超越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