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党风政风 > 正文

推动“互联网+村务公开”常态化 有力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作者:李建平 杨智军 发布时间:2020-04-16

“1月-3月财务公开:上期结余336060.42元;本期收入:利息261.88元,2019年转移支付30000元;本期支出:村委生活用品1690元,刻章费580元,广告展板制作1728元,经济合作社刻章费600元;本期结余361724.30元”。

3月30日,府谷县武家庄镇郝家塔村村民们与以往一样,手机上收到了镇村务公开信息监督管理平台发送的本村村务公开信息,村集体的财务开支情况一目了然。

疫情期间,府谷县的农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掌握村务事和疫情信息,这是府谷县“互联网+村务公开”平台给广大群众带来的全新体验。近年来,府谷县纪委监委持续巩固落实“互联网+村务公开”制度,按照时间节点及时公开党务、村务、财务和事务,及时回应群众诉求,真正做到了财务明白,事务透明,切实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明确职责,强化组织领导。明确镇、便民服务中心党委、政府、纪委在“互联网+村务公开”工作中的职责;建立了“村务公开”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包片领导、驻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的责任,并依靠群众扎扎实实地推进村务公开工作。

注重监督,强化责任落实。通过“四项监督”推动村务公开有效落实。县纪委监委利用县级村务公开信息监督管理平台对各镇、便民服务中心村务公开情况和信息反馈处置回复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定期进行分析统计、通知通报。镇纪委按照各村(组)年度村务公开计划,对村务公开信息的采集、审核、编辑、发布和反馈信息处置进行全过程负责和监督,不定期对各村(组)公开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村务监督委员会对公开信息的采集过程监督,重点对村务公开不及时、内容不全面进行监督。同时,充分发挥村民手机终端的监督作用,村民在收到村务公开信息后,发现公开不实、弄虚作假等问题可通过短信、来电的方式进行反馈。各镇所辖村(组)的村务公开情况每月向县纪委监委报备一次,县纪委监委对其进行重点抽查,并将“互联网+村务公开”工作纳入到年度考核中。

突出重点,强化线索处置。针对群众关心的财务收支情况,县纪委监委在“村级基本存款账户制度”上下功夫,不断完善村级财务公开公示制度,按规定内容、规定时间对村级财务进行全面公开公示,临时发生的重大财务收支情况即时公开,同时注重从“互联网+村务公开”平台线上线下收集群众反映村干部和村组问题线索,特别是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按程序对问题线索进行处置,并将处置结果第一时间向反映人回复。自“两项制度”推行以来,县镇纪委收到群众反映村级财务问题的信访举报件呈逐年下降态势。

据了解,2020年第一季度,府谷县172个行政村累计发送党务公开、财务公开、村务公开、党风廉政、便民服务等公开信息31余万条。今后,县纪委监委将针对村务公开不及时、内容不规范、自觉性不强等问题,加强常态化督促指导,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继续巩固好、落实好“互联网+村务公开”制度,进一步提升村务信息公开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水平,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接受监督的“最后一公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