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镇党委书记 刘彦卿
府谷作为资源富集的大县,近年来工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全国百强、西部十强、陕西十强之首。但农业弱质的状况仍未得到扭转,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不大,农村发展缓慢的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乡镇干部是“三农”工作的核心力量,在推动农村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府谷镇作为全县第一大镇,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全县工作大局。为此,镇上把今年确定为全镇“干部作风建设年”,突出以民为本,主要解决干部思想和作风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也给了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
一、主要做法
1、严管理,以良好的形象取信于民。一是规范内务管理治懒散。制定了严格的签到点名制度、请销假制度,无故不在岗、不到会的按制度严格处理;制定了值勤、值班制度,规定随时有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即使在国家规定的双休、节假日也不例外,从根本上改变了乡镇干部拖、拉、懒、散的陋习。二是建立健全制度明职责。实行岗位问责制、限时办结制、工作考核制等制度,注重对工作结果的考核,使每一位干部职责更加清晰,任务更加明确,形成了通力协作谋发展、抓发展的格局。三是政务公开保廉洁。开设“政务大厅”,设立了“明白墙”和政务公开栏,定期对财务收支、工作安排落实、干部去向等情况进行公开,给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
2、重学习,以过硬的本领造福于民。一是抓理论学习强理念。制定了定期学习制度,安排固定的学习时间,集中组织干部学习各种理论知识,进行各种思想教育,强化执政理念,增强为民意识。二是抓业务学习强素质。结合“书香府谷”活动,积极鼓励和组织干部加强素质教育和业务学习,并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措施。三是抓科技学习强技能。本着“缺什么补什么,什么人才少,就培训什么人才”的原则,通过举办5期实用科学技术培训,通过现场回答问题等形式考查干部学习和掌握情况,切实提高乡镇干部指导农民致富的服务本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能力。
3、活机制,以务实的作风服务于民。一是建立监督机制以亲民。扎实开展了“干部作风讲评”活动,并聘请了专门的形象监督员,对乡镇干部进村入户情况、服务群众意识以及为民办事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监督。二是强化责任机制以富民。紧扣“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建立了结对帮扶制度,规定每名干部每年至少帮助贫困户解决3件以上实事和难事,并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奖惩兑现,把为民办事、帮民增收的实绩作为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三是创新考核机制以安民。把全镇所有工作分成块,实行片长负责制,对每一块工作的范围、要求、任务、重点、目标和奖惩标准都作了具体规定,其中对村组稳定及综合治理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维护农村社会大局稳定。
二、良好的成效
1、乡镇干部的思想觉悟有了新的提高,为民服务的自觉性明显增强。干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热情,不管在哪个组都是一样的。如西南面一些村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但没有一个干部脱离岗位,也没有一人因为待遇问题影响工作,相反,干部精神旺盛,士气高昂,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广大乡镇干部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明显增强,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和艰苦创业意识日益提高。
2、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有了新的成果,一大批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很多干部以镇、村为家,下乡进村为百姓排忧解难。老庄村高兴玉在干部们的帮助下建起了养殖场,养猪、养鸡、建沼气池,发展特色产业,为纯农业山区群众致富带了好头。书记、镇长等领导班子成员拿起扫帚、铁锨带领干部职工上街打扫卫生,清理垃圾,深受群众好评。据初步统计,今年来全镇已累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达180余件,调处纠纷200多起,处理遗留问题30多件。
3、各项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得到了全面推进。镇机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安全、水利建设、退耕还林、“双创”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全镇未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荐,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4、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了新的加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高。通过排查矛盾纠纷和基层组织整建,一大批年轻优秀、有文化、有头脑的农村经济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一些作风不实、带奔能力较差的村干部被淘汰。广大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服务农村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得到增强。
三、有益的启示
1、注重思想教育是搞好作风建设的基础。抓作风建设必须夯实思想教育这个基础,使广大乡镇干部在复杂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执政为民的意识和识大体、顾大局的意识。
2、领导率先垂范是搞好作风建设的关键。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镇上领导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如在财务方面,都严格实行了收支两条线管理和“会审联签”制度,并建立了政务公开栏;在用人方面,任人唯贤,对工作成绩突出、有培养前途的干部及时给予推荐提拔,对不称职的干部及时给予调整;在包村方面,个片片长总是把困难最大、情况最复杂的村留给自己。
3、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是搞好作风建设的保证。过去一些干部存在 “早出晚归”、“蜻蜓点水”的飘浮现象,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和政府形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主要是由于在日常管理上出现“漏洞”,干部钻了制度的“空子”。因此必须建立一套从学习、考勤、职责分工到联系基层、为民办实事、扶贫帮困等方面都相互联系的目标管理机制,并对制定出来的制度严格兑现奖惩。
4、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搞好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目标。作风建设不能以空对空,必须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相结合,使人民群众在干部作风转变中得到实惠,进而加深对干部的信任,增进对党和政府的感情。我镇干部作风建设正是坚持从农民最盼望的事情做起,从农民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工作最薄弱的环节抓起,才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农村经济社会才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